上市时间:1998. 焦距:80-200mm. 全程最大光圈:f2.8. 重量:1300g. 对焦距离标尺:正常1.8m-无限远,微距1.5-1.8m(对焦尺上橙色线区域)。
对焦限位开关:Full 1.5m-无限远;Limit 3m-无限远,1.5-3m.
最近对焦距离:1.5m. 最大复制比例:1:5.9 (200mm), 1:14 (80mm).
早就听说该镜头在200mm端全开光圈图像偏软,抽时间做了个测试,结果总结如下:
- 对焦距离3米以上:焦距全程(80-200mm)锐度区别不大,包括全开光圈。全开光圈(f2.8)已经很锐。如果稍微收缩光圈(f4),锐度明显提升。f5.6-f11,锐度非常高。f22也很锐。即,如果对焦3米以上,镜头表现非常出色,全程焦距在任何光圈下都很锐,200mm端没有明显偏软迹象。
在200毫米端测试要非常仔细,相机的轻微移动就会影响成像。测试的时候上脚架和使用快门线是必须的,先用即时取景精确进行手动对焦,然后反光板预升,再用快门线或遥控快门拍摄。
- 对焦距离2米以内(最近对焦距离是1.5米):焦距80-155mm(在变焦刻度上155mm大致位于135mm和200mm中间位置)范围镜头很锐,包括全开光圈。和对焦3米以上的表现没有明显区别。问题是160-200mm焦距范围,f2.8的时候成像明显偏软,非常地软(拍摄对比度大的物体的时候尤其明显),f4成像锐度明显提高但还稍软,成像可用,f5.6之后成像非常锐,和3米以上成像没有明显区别。因此,如果用200mm端近摄,光圈最好收到f5.6以上。
- 对焦距离2米-3米之间是过渡阶段,随着距离加大200mm端f2.8成像逐渐变锐,对焦在2.5米已经明显改善,对焦3米距离成像已无任何问题。这里的对焦距离以镜头对焦距离标尺上显示的距离为准。
总之,对焦距离3米以上这是一支表现非常出色的镜头,变焦全程从最大光圈开始都很锐,没有出现200mm全开光圈端明显偏软现象。如果要近距离对焦,特别是对焦距离在2米以内,200mm端全开光圈会明显偏软,最好把光圈收到f5.6再拍(80-155mm焦距不存在这个问题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