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创】在移动互联大潮下,对个人、产品、团队、公司的一些思考

逐渐步入11月中旬,2014年也即将过去了,

这一年真的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,巨头公司一个个倒掉,或者活的很艰难,靠卖楼卖地卖老本度日;新的小创业公司逐渐兴起,有的活的风生水起,但大多数还是比较狼狈,拿深圳的平板行业来说,今年应该有70%的赔钱,90%的不赚钱。未来在何方,表示还看不清。

2014年应该是深圳的山寨公司们最后的一年,从华强北越来越冷清的档口可以看出。

深圳的未来要么是创新之都,要么是堕落之城,前者的机会比较大,毕竟历史趋势在那里。

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,深圳的底蕴还是有的。

 

关于未来的方向是互联网还是智能硬件?

拿我在QQ里发给朋友的话:未来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不可能,但是诞生1000家智能硬件公司非常有可能。

接下来的几年,分销商、代理商、零售商应该都会逐渐消失,或者说还有,但是格局你做不大。互联网已经把生产厂商和终端用户直接拉到一起,中间的链条已经不再需要。所以,赶紧树立自己品牌吧,然后用品牌去召唤粉丝用户,这才是未来,没有品牌的都会死。

对于个人的前途,之前都是靠人脉(信息的不对称),或者靠个人技术实力(知识的不对称)来获取报酬,现在知识的传播已经没有了界限,网上的教育课程已经覆盖到所有角落(只要你想学),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成本大大降低。所以个人的价值在哪里呢?用网络做比喻,个人应该是网络的一个节点,个人价值体现在有多少人愿意链接(Follow、关注)到你,如果是站长可以理解这个类似Google的PR值。比如你能容易的被别人记住命令,别人愿意保存你的电话号码,愿意在节日给你发个短信,技术能力强别人都认为你是技术大牛,有什么困难别人愿意来找你……说白了,这就是个人品牌。

对于公司、团队、产品,之前都是根据市场调研,客户的反馈,公司来确定做什么产品,调动相应的团队资源达成目标。现在来看,公司应该朝着平台化方向发展,把产品立项权交给用户,交给团队,做什么产品让你的粉丝用户说了算。比如我现在是小米的雷军,我的手机用户有1000万,除了手机外我黔驴技穷不知道做什么产品好,于是Push个消息让用户投票选择,最后发现用户选择做微型投影产品或者无线音箱的多,最后做出来后499人民币,加上发烧、情怀字眼后,调动下社交媒体一宣传,一个产品就火起来了。

 

团队也不应该被动等着公司的调配,应该“蜂窝”话,小集群化,几个人组一个小组,发现什么合适于是尝试动手做样品,待差不多后请公司(平台)帮忙推动,说不定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产品。这个时候公司应该及时回馈团队,给出正向激励。

 

 

 

从 几百年前的产业革命时代,到随后的信息时代,再到现今的网络时代,接下来是什么时代,我认为是智能时代,网络让各个“神经细胞”连接起来,接下来该生成智慧了。

工业时代是通过运营的效率来提高生产 率,但信息时代主要是通过信息知识来提高生产率,网络时代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。

 

 

 

发表回复